博洛尼亚之声响彻北京白塔艺术中心:dBTechnologies 邂逅千年古都的时空交响
博洛尼亚之声响彻北京白塔艺术中心:dBTechnologies邂逅千年古都的时空交响
一、古刹旁的声景展厅:白塔艺术中心的多维美学场域
在北京西二环旁,七百多年白塔寺的飞檐斗拱与玻璃幕墙构筑的现代空间形成奇妙对话——白塔艺术中心正坐落于此。落地窗外,辽代白塔的古朴轮廓透过光影变幻成为天然背景;窗内,一场关于声音与视觉的当代艺术实验正在上演。这座集生态摄影展、声景影像艺术、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近日完成了一场跨文化的音频系统升级:来自意大利dBTechnologies的VIO X205同轴音箱、SUB 915低频音箱与Solid State Logic的BiG SiX调音台组成5.1.4沉浸式杜比全景声扩声系统,让博洛尼亚的音频科技与北京的千年古韵在此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
艺术中心的设计初衷,是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既能感受古建筑的历史厚重,又能沉浸于现代艺术的视听冲击。落地玻璃幕墙将白塔全貌引入室内,而室内声学系统的搭建则需兼顾开放性空间与声学精准度的平衡。意大利dBTechnologies的VIO X205同轴音箱以其紧凑身形(仅150x485x240mm)与100°×100°的宽指向性覆盖优势,被巧妙安装于空间各处——9只音箱如同隐形的声学画笔,在不破坏建筑美学的前提下,构建起三维声场的基础框架。
二、博洛尼亚的声学密码:从技术内核到艺术表达
dBTechnologies的音频技术源自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声学实验室,其VIO X205系列搭载的Digipro® G3数字功放与Linear Phase FIR滤波器,为白塔艺术中心的声景创作提供了精准的“调色盘”。400W RMS的Class-D功放驱动2×5”低频单元与1×1”高频单元,在126dB的最大声压级下仍保持极低失真,这种“小身材大能量”的特性,恰好契合艺术中心对空间美学与声学性能的双重需求。当观众在展厅中移动时,FIR滤波器带来的线性相位响应确保了从任何位置都能获得一致的清晰度——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美学追求“各角度和谐”,VIO X205的声学设计同样以“空间均匀性”为核心。
低频部分,SUB 915低音炮以1800W峰值功率与45Hz的极低频延伸,为杜比全景声系统注入了物理震撼。这只采用反射式低频设计的15英寸单元,被安置于空间角落,其坚固的箱体与白塔寺的砖石结构形成某种隐喻性呼应——前者以现代材料承载声波能量,后者以千年石材见证时光流转。而RDNET Control 2连接的DSP音箱系统则如同整个音频网络的“神经中枢”,通过Aurora Net软件实现实时监控与远程调试,让意大利工程师的精细调校跨越万里,精准适配白塔艺术中心的复杂声学环境。
三、文明对话的声纹:当文艺复兴遇见东方禅意
信号处理的核心,是来自英国Solid State Logic的BiG SiX调音台。其SuperAnalogue™技术赋予声音温暖而通透的质感,G-Series总线压缩器与E-Series EQ则为全景声音频文件提供了专业级的混音支持。当电脑中播放的杜比5.1.4声道内容经BiG SiX的16通道24bit/96kHz的USB声卡转换处理后,将模拟信号无缝传输至dBTechnologies系统,形成“英国精密控制+意大利能量释放”的跨欧陆技术协作。
这场跨国音频系统的搭建,暗合了两种文明对“和谐”的共同追求。意大利dBTechnologies的技术哲学强调“用科技还原艺术本真”,恰似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与自然的复刻;而白塔寺所代表的东方美学,则追求“留白”与“意境”的含蓄表达。两者在艺术中心的空间中达成和解:VIO X205的Polyurea涂层木质箱体以工业设计的简洁线条融入中式空间,RDNET系统的网络化控制则以无形的数字信号连接古今——当观众透过玻璃幕墙看见白塔在夕阳下的剪影,耳边响起的杜比全景声作品中,既有意大利歌剧式的宏大场景,亦有北京胡同的烟火生活,两种文化的声纹在声学空间中重叠、共鸣。
博洛尼亚之声响彻白塔艺术中心,不仅是一次音频技术的跨国应用,更是一场文明对话的艺术实践。在这里,意大利的精密工程与北京的历史底蕴不再是对立的符号,而是通过声音艺术转化为可感知的时空交响。当科技让声音突破物理限制,当传统为现代艺术提供灵感源泉,白塔下的这座玻璃盒子,正以声波为笔,在东西方文明的画布上,绘制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图景。
文章出处 http://www.dmtpro.com.cn/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